首页 > 文化教育 > 详情

安阳滑县:道口古会 续写传承

2025年2月25日| 浏览:1323次| 字体:
分享到: 

       在安阳滑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过正月会,不算过完年。“正月会”便是“道口正月古庙会”(下称“道口古会”)。

  “哐哐哐......”随着锣鼓声响起,2月24日,道口镇街道主次干道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道口古会拉开帷幕。

  来自“三关、六铺”的21支民俗表演队伍、10000余名表演人员身着盛装,闪亮登场。既有传统的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背阁、旱船等精彩表演,又有创新形式的汉服秀、竹马舞等,从精致的脸谱到绚丽的服装,无一不彰显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

  “这是俺家的习俗,每年都要来祭拜火神,祈求平安和丰收。”65岁的河西高跷会会首李宝喜告诉记者,他从小参加古会演出,如今已经坚持了50多年。

  道口古会起源于宋末元初,因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先民供奉“火神”而兴起,故而又称“火神圣会”。历经岁月变迁,古会逐渐演变成一场集商贸、娱乐、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                                                                                                                                

  古会也在持续创新与蜕变。

  如今,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古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一些现代元素,让古会更加丰富多彩。比如,火遍全网的“竹马舞”,演员们个个身着精美戏服、肩背令旗、腰挎竹制木马、手持竹鞭,脸上绘着传统戏曲中各式各样的脸谱。

  “我们将传统的竹马表演形式与现代流行音乐舞步结合,让传统文化更贴近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和保护。”竹马演员武梦星说。

  道口烧鸡、壮馍等当地特色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三尺。“早就听说道口烧鸡大名鼎鼎,这次来赶古会,可算尝到正宗味道了,简直太好吃了!”成都游客张连波赞不绝口。

  古会还设有法治文化大集。街道上摆满了普法展板和咨询服务台,50 余家单位免费提供法律咨询。“通过古庙会宣传,明白法律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像民间借贷、邻里纠纷这些事儿,都得懂法才行。”前来咨询的群众张国强感慨。
  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不断投入文化资金,深度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发挥民间文化优势,精心培育文化品牌。仅道口镇街道就发展起高跷、秧歌、小剧团和健身广场舞等民间文艺团体20多家,培树乡贤文化骨干300名,组建表演队伍3500多人;斩获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项目2个,有力推动了民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上依旧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这场为期三天的狂欢,还在持续上演,续写着道口古会的华彩传承。
作者: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邓放 杨之甜 通讯员 徐岩

本文图片均由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摄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新增11.26万个优质学位!2024年河南新建义务教育学校60所

下一篇:耿建社:六十余载守艺 绘就滑县木版年画新辉煌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