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教育 > 详情

一支粉笔秀真功!看河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如何“写”活一堂课

2025年10月17日| 浏览:561次| 字体: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10月14日,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在文化路校区举办“我和我的农大”2025年青年教师“一支粉笔”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校工会、理学院负责人参加活动。
      本次竞赛以回归课堂本真、锤炼教学真功为导向,聚焦传统教学媒介与课程思政融合,全面考察青年教师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与课堂互动能力。参赛教师在“无PPT、无多媒体”的限定条件下,仅凭一支粉笔、一面黑板,围绕问题导向、理论讲解与拓展应用展开教学,呈现出一场“课”骨铭心的“思维型课堂”。以饮水鸟诠释热力学定律,借球棍模型解析分子构象,用食品脱氧剂阐明氧化还原反应……严谨专业中承载着思政内涵,知识传授中践行着育人使命。
      由全国优秀教师、中原教学名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授王永芬,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教师李静等6人组成的评委专家组,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板书艺术、语言教态、教学特色、课程思政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评审。经过激烈角逐,理学院教师郭胜强获一等奖、张彦斌等2人获二等奖,石璐等4人获三等奖。
      专家组组长王永芬在总结点评中表示,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时代,“一支粉笔”竞赛并非否定技术,而是回归教学本真。板书是课堂的灵魂底色,能直观展现教师思维,引导学生同步构建知识体系。青年教师的出色表现,彰显了学院教学的扎实根基与未来希望。
      理学院负责人表示,理学院深入实施“四个一”育人工程,以“一场师德师风报告”立心铸魂,以“一支粉笔”强基固本,以“一堂好课”提质增效,系统构建了进阶式育师路径。学院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创建要求,以高水平教学支撑“双一流”学生培养,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持续完善教师发展体系,统筹数字教育与传统课堂,推动教学范式的创新与优势融合。
以赛为阶攀高境 以笔为耕见初心
武晓霞
回顾在学院“一支粉笔”青年教学比赛中的收获和成长,是我教师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经历。从2022年第一次站上这个讲台时的生涩紧张,到第二年认真准备、反复打磨,再到第三年从容设计、稳步发挥,我一步步从院级三等奖、二等奖走到一等奖,直到今年有幸代表学校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这一路,是“一支粉笔”陪我走过。对我而言,“一支粉笔”不只是一场比赛,它更像一所课堂。在这里,我学会的不仅是书写技巧,更是如何梳理教学逻辑、把握课堂节奏,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式呈现知识的本质,也让我体会到“落笔有魂、布局有心”的教学匠心。我深深感受到,这个比赛为我们青年教师搭建了实实在在的成长阶梯。衷心希望更多年轻老师能积极参与到竞赛中来,在方寸黑板间磨炼基本功,在点画转折中积累真经验,在每一次实践中反思,在每一次展示中进步。愿我们不负学院搭建的这片成长土壤,在黑板上写出生动的课堂,也写出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
练好课堂基本功 守住教学“压舱石”
郭胜强
理学院一年一度的“一支粉笔”教学基本功大赛如期举行,这也是我第三次参加比赛了。三年来,我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手”老师,到现在踏进农大青年教师的行列,在学院的培养关怀和同事前辈的帮助下,我对于教学工作逐渐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青年教师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挑战如何站稳、站好讲台,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思考。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我认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夯实根基、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才是开好教学之船的压舱石。只有积极把基本功与新技术融合,使新技术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行稳致远。
直面短板求突破 打磨真功育新人
董玉杰
      作为多次参加学院“一支粉笔”教学基本功竞赛的青年教师,我此次讲授的课程是“沉淀—溶解—转化”章节,从龋齿的形成与预防情景导入,分析沉淀溶解与平衡的规则,最后回归问题本身。在比赛中我有幸学习到了很多同事优秀的教学案例,也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诸如板书设计缺乏美感、语言表达流畅度欠缺、教姿教态不够松弛等问题。在后续教学中,我会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更努力地打磨教学基本功,握好一支粉笔,成为上好每一堂课的好老师。
逻辑与趣味的平衡 提升教学沟通艺术
张彦斌
      通过参加学院“一支粉笔”教学比赛,我深切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在逻辑严谨与课堂趣味之间找到平衡。在观摩其他老师授课的过程中,我受益良多。无论是板书的美观整洁、课程设计的条理清晰,还是与学生互动时的自然从容,都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精进的事业,回想自己从第一次参赛时候的紧张生疏,到逐渐能够掌控节奏、设计课堂,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自我淬炼。感谢学院组织的年度教学比赛,让我们青年教师完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梯次成长。
讲台“小”,学问“大”
申振鹏
      作为一名新进教师,通过本次比赛,我深刻感受到学院对教学基本功的高度重视,也体会到“讲台虽小,学问却大”的深意。观摩各位老师精彩的课堂导入、富有美感的板书设计、生动贴切的教学素材运用,以及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融入,都让我深受启发。作为青年教师,我认识到讲好一堂课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更离不开用心地教学设计、反复地打磨和持续地教学反思。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学院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我们新教师树立了“以教为本”的鲜明导向,也传递出注重教学实效、鼓励教学创新的价值理念。我将把这次收获转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不断精进教学能力,在平凡的讲台上踏实耕耘,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工作者。
新进教师的内化之旅与育人坚守
张家峰
      作为学院新进教师中的一员,此次“一支粉笔”讲课比赛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与检验,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反思与成长之旅。它让我体会到教学的严谨与艺术,看到了前辈的风范与朋辈的优秀,更感受到了学院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殷切期望。我将以此为契机,将比赛的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打磨教学技艺,坚守育人初心,努力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不负学院培养的优秀教师。

      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生力军,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此次竞赛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比武,更是对“农大为何?何为农大?农大何为?”时代之问的理学应答,是对学院教师队伍发展的系统谋划。学院将持续搭建教学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着力培养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贡献理学力量。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从非遗瑰宝到“雪王”潮流,“中原藏珍”亮相第十届版博会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