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朴素的醪糟,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发酵美食。社交平台上关于醪糟的讨论颇多,很多人纷纷晒出自己做的醪糟美食,赞不绝口。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醪糟。

醪糟是啥?营养如何?
醪糟(láo zāo),也被称为甜酒、酒酿或江米酒。它的制作原理并不复杂: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蒸煮使其淀粉糊化,冷却后拌入酒曲,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糖化发酵而成。醪糟非常美味,入口甜美醇厚,香气浓郁,具有淡淡的酒香味。接下来,酵母菌在无氧或微氧的环境下,将这些糖分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伴随产生多种赋予醪糟独特风味的物质。
1风味从何而来?
⭐醇类:醇类在醪糟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占比最高,可达 54.46%~84.47%。除了主要的乙醇,还有苯乙醇、异戊醇等高级醇。苯乙醇带有玫瑰花香和蜂蜜香气,而异戊醇则贡献了水果和麦芽的复合风味,它们共同构成了醪糟酒香的基础。2营养如何?
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糯米的营养价值得到了优化和提升,能为人体带来一些益处。[3]至于醪糟的营养成分,它含有钙、磷、镁、锌等多种矿物质,不过含量并不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醪糟虽然看似清甜如水,但热量不容小觑。目前市面上的醪糟,每 100 克热量多在 100~130 千卡之间,与同等重量的蒸米饭相当。在享受美味时,也需警惕醪糟带来的能量负担。

图:自己拍的

美味醪糟,如何自制和选购?
想要品尝到风味最佳的醪糟,自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把握好关键环节。1自制醪糟注意事项
制作醪糟的具体步骤为:选择糯米→糯米清洗→糯米浸泡(12 小时)→蒸米→淋冷(降温至 28~30℃)→添加酒曲→搭窝→糖化发酵。

选料:首先糯米要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的优质糯米。其次,选酒曲是成功的关键,直接决定米酒的风味和酒质的稳定,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在保质期内的甜酒曲。
清洁:从浸泡糯米的盆,到蒸饭的蒸锅、屉布,再到发酵容器和搅拌用的勺子,所有接触糯米的器具都必须绝对干净、无油、无生水,彻底清洗。任何杂菌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发酵失败,出现霉变或味道酸败等问题。
温度:酒曲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 25~40℃,添加酒曲拌曲时,蒸熟的糯米饭必须淋冷至 30℃ 左右(手触感觉温热不烫手)。温度过高会烫死酒曲中的酵母菌;温度过低则会抑制活性,导致发酵缓慢。
时间:发酵时间决定了醪糟的风味和成熟度。通常情况下,在 30℃ 恒温条件下,发酵 36 小时左右,糯米饭就会出水、变甜,此时已是合格的醪糟。但研究发现,此时的醪糟风味尚不丰富,氨基酸含量也偏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种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在发酵 72 小时左右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变化不大。[1]
2008 年发表在《食品科技》上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在 30℃ 下发酵 72 小时制得的甜酒酿品质和口感最好[4]。因此,若想获得风味更醇厚的醪糟,可适当延长发酵时间至 72 小时,最长别超过 96 小时。[1]
2如何选购市售醪糟?
如果不想自己做,也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成品。需要警惕的成分:糖、酒精
醪糟虽然甜美与醇厚,但却需要警惕糖和酒精。1糖分不低
醪糟的甜味主要来自淀粉分解的葡萄糖和麦芽糖,这些都是高升糖指数(GI)的糖类。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或高血糖人群来说,食用醪糟通常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最好少吃或不吃。每百克醪糟的糖含量几乎都高于 10%,有些甚至可达到 37%。[6]即便是健康人群,大量食用也会摄入过多糖分,增加肥胖风险。

2酒精度不低
不要被“甜酒酿”的名字所迷惑。传统家庭自酿或市售的新鲜醪糟,其酒精度通常在 1.9~5.1%vol 之间,[6]这个度数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很多常见啤酒了,有些甚至可达到 8.6%vol。[1]这意味着,吃一小碗(约 200 克)醪糟,摄入的酒精量可能相当于喝了半瓶啤酒。

这些人群不建议食用
很多人认为,醪糟经过烹煮酒精就会完全蒸发。而事实是,虽然烹调过程中酒精会出现挥发现象,但却很难通过常规家庭烹煮完全去除。-加入液体中并煮沸 15 分钟,约有 40% 的酒精会残留;
-持续炖煮 1 小时,仍有约 25% 的酒精残留;
-即使经过 2.5 小时的漫长炖煮,也依然会有约 5% 的酒精存在。
也就是说,对于酒精度低的醪糟,长时间烹煮后剩余的确实不多;但如果是酒精度高的,常规烹煮之后残留的可能不低。因此,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酒精的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小孩、孕妇、哺乳期妈妈这 4 类人群,即使是煮过的醪糟,也应谨慎食用或完全避免。参考文献
[1]闫华文.甜酒曲中真菌多样性的研究及甜酒酿营养成分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胡伯凯,张东亚,龚小会,等.6种市售醪糟的营养评价与风味物质分析[J].中国酿造,2025,44(01):197-205.
[3]杨勇,陈卫平,马蕤,等.甜酒酿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中国酿造,2011,(06):182-184.
[4]田亚红,王巍杰,贾长虹,等.甜酒酿发酵工艺及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06):37-39.
[5]赵蓓,赵民.醪糟加工工艺优化及包装成本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2,47(08):115-117+126.
[6]焦晶凯.传统酿造米酒微生物多样性及优势菌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7]USDA Table ofNutrient Retention Factors,Release 6 (Report).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7. p. 12.
作者: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编辑:杜勇
审核: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