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出彩科协 > 详情

吕国范: 建议探索建立创新容错纠错机制

2024年3月06日| 浏览:2282次| 字体:
分享到: 
      为了解决科研成果孵化“最初一公里”和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国范建议,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和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壮大新质生产力主体规模,以量变促质变,带动新质生产力层级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吕国范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对于我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了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吕国范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以高端人才培育为突破口,引领“新”。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创新之要在创新人才。建议围绕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元化实际需求,指导支持高校根据产业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布局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学科。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完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依托高层次人才计划、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大科研项目等定向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关键技术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创新团队、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提升“质”。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质优之要在创新成果转化。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完善财政、金融、企业等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不断突破,提升生产力的品质、本质和质量。
  第三,以高能级产业为核心,形成“力”。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之要在生产要素集成创新和优化组合。建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布局,找准高能级产业发展难点堵点,健全完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研团队围绕前沿科技对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掌握发展主动权。

上一篇:济源示范区科协开展“学雷锋我行动 送健康进社区”主题活动

下一篇:漯河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