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详情

河南农大两项目成果转化落地!企业实践显成效

2025年7月23日| 浏览:578次|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中,河南农业大学的两个项目——“疫苗引擎——酵母菌-金属复合微球佐剂守护动物健康”和“‘秸’尽所‘能’——利用木质素合成基因推动玉米秸秆生物乙醇开发”表现突出,研究成果也在学校的扶持下成功落地转化。其研究成果不仅紧密契合实际需求,更已成功与多个企业达成合作、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形成了的成熟产业模式充分展现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实践的高效转化能力,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切实动力。
      “疫苗引擎——酵母菌-金属复合微球佐剂守护动物健康”项目
      针对我国现有兽用疫苗佐剂长期依赖进口、成本高、副反应大、免疫效果不佳四大行业痛点,本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首创研发酵母菌-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微球佐剂(yeast@Mn-MOF-74@ZIF-8, yMZ),兼具抗原递送与免疫激活功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应答。
      本团队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采用“材料设计-免疫评价-机制解析-应用验证”系统开展深入研究并实现技术转化,项目目前已赋能洛阳喜牧农牧等6家合作企业,实证降低仔猪病毒性腹泻死亡率40%,减少抗生素使用35%,佐剂每克成本较进口佐剂下降90%。项目构建的新型佐剂平台,将守护“肉篮子”安全,实现佐剂国产替代,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公共卫生理念,为高效安全的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秸’尽所‘能’——利用木质素合成基因推动玉米秸秆生物乙醇开发”项目

      本项目是从玉米秸秆中提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通过酶解转化为可发酵糖,再利用耐高糖、高乙醇浓度的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发酵,最终产出生物乙醇。

      目前,该技术已在本地一家生物质能源企业落地实施,建成年处理玉米秸秆5万吨、年产生物乙醇8000吨的生产线,原料转化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 ,生产成本降低20%。所产生物乙醇作为清洁能源,已在当地公交、物流车队等领域推广使用,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河南AI战场:甲骨文大模型 算力独角兽 脑机接口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