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举行的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用通过大脑操控的智能仿生手高擎火炬“桂冠”向全场观众致意,随后点燃主火炬。当科技与梦想相逢,所有不可能将变为可能。
10月22日,最后一棒火炬手徐佳玲在开幕式上。
什么是智能假肢
即便筋肉骨骼损毁或丧失,曾经控制着它们的大脑区域及神经也会继续存活。对许多伤残者而言,与断肢对应的脑区和神经都在静候联络,如同话机被扯掉的电话线。
智能假肢,又叫神经义肢、生物电子装置,是指医生们利用现代生物电子学技术为患者把人体神经系统与照相机、话筒、马达之类的装置连接起来以嵌入和听从大脑指令的方式替代这个人群的躯体部分缺失或损毁的人工装置。
智能假肢具有能自动调节,使得假肢与原来的肢体功能更接近,具备较好的仿真造型、美观耐用等特性。
传统假肢有哪些弊端
传统假肢一般用铝骨架、皮带等制成,由于钳工、皮工、焊接等不同工种的工人拿到的只有制作数据,没有对使用者有直观感知,也就很难设身处地为残疾人使用舒适度考虑。而且传统假肢不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各种动作。
北京大学工学院智能系统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启宁表示,传统假肢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假肢关节角度、阻尼不可自主调节,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转动,并且没有动力输出。王启宁认为,如果想达到“赛博格”(人类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这样的程度,需要依靠智能动力假肢。
技术演进为智能假肢赋能
80年代,大量新技术与新材料引入假肢,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碳纤维化等。除了假肢制作材料的不断升级,更多的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在假肢矫形领域,例如可以利用软件实现动态捕捉,视频分析步态,用生物力学的知识帮助患者设计最合适的假肢。
致力于全面提高截肢者生活质量,依托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一些研究者进行了仿生假肢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智能仿生手主要由仿生手和接受腔两部分组成,通过传感器来获取用户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并做出动作,用徐佳玲的话说,这叫“用意念控制”。
对于肢体残障人士来说,假肢的作用不再局限于美观作用。区别于一般的假肢,智能假肢手最大程度贴近人手,它的每根手指由一个电机驱动,均能自动调节,使假肢与原来的肢体功能更接近。
腿部截肢者通常不太信任传统假腿,原因是传统假腿与大脑没有建立联系,行走时要紧盯着假腿和地面来给大脑提供信息,大脑处理信息的负担加重。智能仿生腿,可以通过数据智能分析预判滑倒、绊倒等情况,控制机械关节,减轻或避免使用者受伤。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假肢也越来越普及,它们重量很轻,大大减轻了患者的佩戴负担,方便长期佩戴。
智能假肢改变残障人士生活
近年来,智能假肢等高科技助残设备在我国各大展会频频亮相,包括去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4月在海口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及在武汉举行的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
在我国,智能假肢正一步步从展台走进生活。
“90后”女生张超凡是吉林省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左臂天生残缺。一年前,她配合科研团队测试智能仿生手,如今已能完成抓握物品、写字、绘画、叠衣服等动作。
张超凡在用智能仿生手写字。高龙安摄
“其实我本来已经习惯截肢后的生活了,但是智能仿生手可以让我双手来抓握火炬,点燃圣火,在生活中也很方便,拿水杯、拧瓶盖都是可以的。”徐佳玲说。
仿生假肢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帮助患者继续从事运动和娱乐活动。例如,有些仿生假肢可被用于跑步、攀岩、游泳等多种体育运动,帮助患者积极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
去年3月2日,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贾红光用一款国产智能仿生手,顺利完成了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任务。完成交接后,一位观众向他发出握手邀请,他伸出手,仿生手的手掌缓缓张开,和对方的手接触后,竟自然握起,完成了一次友好的握手。“科技带动进步,也为我们残疾人提供了很多便利。”贾红光说。
而前不久在千岛湖畔,本届亚残运会火炬手、射箭运动员叶金燕依靠一条深空灰色涂装的智能仿生腿完成火炬传递。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像智能仿生手、智能仿生腿这样的设备、装备帮助残障人士弥补了身体的缺憾,点燃了逐梦的信念。
(综合新华社、科普中国、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医药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