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嵩山煤矿如何让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4个科技项目荣获河南省煤炭科学技术奖,3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洛阳煤业嵩山煤矿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团队等举措,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创新资源与生产经营融合、带动,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成为引领矿井转型升级的“硬核”力量。
考核激发创新力
“我们修订完善了《嵩山煤矿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嵩山煤矿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悬赏’通告》等制度文件,同时建立了一把手统揽全局、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地测科协同各专业相互配合的管理格局。”嵩山煤矿常务副矿长、总工程师张继远告诉笔者。
具体实践中,该矿聚焦重大灾害治理、机电两大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设计、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科技攻关活动,培育以岗位创新、团队创新、劳模创新相结合的职工创新体系。
除了打造智力引擎,同时还激发创新热情。针对生产难题,建立公开“悬赏”机制,按其作用大小、技术难易、创新程度、推广价值,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判,确定相应奖励等级。
在发布的公开“悬赏”榜单中,巷修队队长徐海峰第一个“嗅到”了商机,研制出了可伸缩定向式锚杆机辅助支架,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以其为主的创新团队也因此获得15000元的创新“大红包”。
另外,该矿还在评先树优和晋升上优先推荐有能力、重实干、善创新的职工。据统计,近三年以来,已有16名技术人员走上了管理岗位,300余人获得先进工作者、劳模、工匠和先锋等荣誉称号,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攻关破解大难题
“嵩山煤矿煤田是众多专家嗟叹的‘全国首例、世界罕见’的典型‘三软’煤层,巷道压力大,变形快,支护难度大。”该矿党委书记李红军介绍,对此,我们特别立项进行技术攻关,破解制约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大难题。
——“请进来”答疑解惑。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及集团公司研究院等教授专家到矿,现场进行顶板支护研究指导,促进创新工作突破提升。
——“走出去”寻道问策。组织技术人员到淮北芦岒煤矿、甘肃平凉新安煤矿、郑煤赵家寨矿等典型软岩矿井实地考察,借鉴工作经验,以达到“带问题出去、形成思路回来”的成效。
——“学进来”落地转化。组织技术攻关、多方论证、不断优化、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以锚杆索支护理论为依据,主动支护为主线,锚网索+钢棚复合支护工艺,不仅解决了煤巷失修难题,而且优化了生产系统、降低了劳动强度。
——“动起来”推广应用。以防灾治灾为重心,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合作,采用地面区域治理方式,消除底板灰岩水对工作面回采构成的威胁,解放优质煤炭资源330余万吨。针对2205工作面上顺槽一小煤柱沿空掘巷支护难题,优化巷道支护方案,增加锚索数量,多轮分批施工,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引智迈出新征程
“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就必须实现打通‘高校书架’到‘生产一线’的关键一步。”洛阳煤业副总经理、嵩山煤矿矿长孟现锋介绍。
凭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东风,该矿聚焦制约发展难题,深化产学研合作,激活全员创新因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值得关注的是,与高校合作开展后续综采工作面超前段切顶卸压的研究;完成巷道地质力学评估相关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工作,为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天地科技完成“三软”煤层滑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下采动岩移观测和村庄煤柱留设技术研究工作,促进矿井持续高效发展。
数据显示,仅2020年以来,该矿累计获得永煤集团及以上技术创新奖19项。其中,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奖1项,河南省煤炭科学技术奖4个科技项目。
创新动能强劲涌动,创新维度持续拓展。紧跟“四化”建设,该矿建成了豫西地区首个大采长、大采宽2112综采工作面地面集中控制室。依托集团公司智慧管控平台,融合GIS空间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实现了瓦斯防治智能化预警、报警功能,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煤机启停、提升运输、供电等方面均已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确保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双提升”。(郝文力)
上一篇:农发行鹤壁市分行赴新县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党员教育培训班
下一篇:CZFE第15届郑州消防展将于2024年5月16日移师“亚洲第二大展馆”郑州航空港展馆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