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教育 > 详情

沪豫文化对话 复旦附中师生走进禹州探源千年古韵

2025年5月12日| 浏览:452次| 字体:
分享到: 
      近日,禹州迎来一群特殊的“文化探索者”——来自上海市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师生代表团。这场跨越9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让上海师生沉浸式触摸中原文化肌理,也为这座“千年古邑”搭建起对外展示的新窗口。    

      药香浸润  探秘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活态基因”       

       研学首站,师生们来到河南省青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百年老字号药企以“非遗+研学”模式,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在传习所内,同学们目睹了传统中药炮制技艺的精妙。切片如蝉翼、炒制显火候、蒸煮蕴阴阳,一招一式皆为千年智慧的凝结。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子们手执铜铲、药碾,亲身体验“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匠心精神。 “以前只在课本上读过‘神农尝百草’,今天亲手炮制药材,才真正理解了‘医者仁心’四个字的分量。”同学们纷纷感叹道。 

       随后师生们来到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仿佛带着师生们穿越时空。从古老的医药典籍到历代名医故事,从怀帮会馆到十三帮会馆,让大家深入了解了禹州作为 “药都” 的辉煌历史,见证了几千年来中医药文化在禹州的传承与发展,领略了中医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 

      

 一根粉条 揭秘“禹粉”文化里的乡村振兴叙事         

      随后,在中华老字号盛田农业“禹粉”非遗工坊内,禹州为师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禹粉”传统制作技艺与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大门。 “这漏粉的力道要像书写楷书,匀速、沉稳,稍有急躁便会断条。”复旦附中师生们围站在直径三米的木制漏粉锅前,当“禹粉”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将一勺晶莹的粉糊缓缓倒入漏瓢,粉浆如丝绦般垂落,在沸水中翻腾定型,化作一根根透亮如玉的粉条,师生们惊叹不已,纷纷为这精妙绝伦的技艺点赞、拍照、留影,几位学子跃跃欲试,忍不住上前,在非遗粉匠师傅的指导下,体验了这种古老的漏粉技艺。

       在“禹粉”文化博物馆里,馆内600余件农耕文物和历史文献,将非遗“禹粉”600余年的传承脉络清晰呈现。特别是乾隆年间 “禹粉” 被敕封为 “素鱼翅” 的典故,让莘莘学子深切感受到禹州传统技艺深厚的文化价值,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禹粉”从古至今的辉煌。

    

       窑火凝魂 解码钧瓷艺术“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东方美学  

       禹州市博物馆(钧官窑址博物馆)内,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悄然展开。在“大禹之州”展厅,瓦店遗址与颍川古郡交相呼应,勾勒出禹州作为“华夏第一都”的文明脉络;在“御用官钧”展区,北宋官窑瓷器釉色莹润、造型端庄,让学子们直观感受到“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艺术魅力。

      在禹博研学中心,师生们亲身体验了钧瓷手工DIY。揉泥、拉坯、修坯、施釉……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暗藏玄机。当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钧瓷小杯在学子们手中诞生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欢呼。复旦附中带队老师评价道:“这种‘做中学、学中悟’的体验,比任何课堂讲授都更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带着对钧瓷艺术的浓厚兴趣,师生们还走进神垕古镇,继续探寻钧瓷文化的更多魅力。漫步老街,伯灵翁庙的香火袅袅与义兴公商号的青砖灰瓦相映成趣,禹郏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与陶瓷官署的工业遗存交织成篇。

 

      在神垕钧瓷工业文化园,孔家钧窑展厅内,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钧瓷工艺碰撞出“新国潮”火花;而金鼎钧窑开窑仪式的震撼场景,更让学子们见证了“窑变”艺术的神奇——随着窑门缓缓开启,一抹抹“雨过天青”“海棠红”在窑火中绽放,引得全场惊呼连连。 

    
       文旅融合 以“文化IP”赋能城市发展新动能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禹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禹州以“三都文化”(夏都、钧都、药都)为核,打造“可观、可触、可带走”的研学体系,让千年文脉从博物馆、古籍中“活”进田间地头、产业车间与游客指尖。 

       如今,当游客手持“钧瓷盲盒”走出神垕古镇,当年轻人用短视频传播“药膳秘方”,当孩子们在研学营中触摸“夏禹密码”,禹州的文化IP已超越旅游符号,成为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永续动能”。这股动能,既源于对千年文脉的创造性转化,更源于让文化“活”在当下、“火”在市场的创新智慧。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钧瓷无双”的传奇,从千年药都的守正创新到钧瓷之乡的破圈出彩,禹州正以文化为笔、以融合为墨,书写着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这场研学对话,不仅为长三角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作者:禹州市融媒体中心 孙培玲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萌娃当家!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万和城校区 首届 “娃娃伙委会” 萌趣开启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