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里,“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教师”来到“最美科技馆”。当“最美”遇上“最美”,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刚刚过去的这个教师节,格外不一样。9月9至10日,为庆祝全国第39个教师节,在河南省科协指导下,省科技馆组织开展了“献礼教师节最美科学课”系列活动。
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陈小兵,“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淮阳中学教师刘华东,网红教师、信阳市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科学老师张建涛……他们纷纷来到省科技馆,在这个新的网红打卡地,掀起一股科普旋风。
陈小兵的舞
“今天是教师节,应邀在河南省科技馆做健康科普讲座,与优秀教师代表和学生们在一起,过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9月10日11时,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陈小兵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信息。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陈小兵总结的健康四字经,朗朗上口,好听易记。在现场,他围绕教师职业病进行了解析,并推荐了科学应对措施。
“抖肩舞”是陈小兵的独门“绝技”。“跟我学学‘抖肩舞’,远离颈椎病!”讲座开始没多久,陈小兵就在现场开启了“抖肩舞”模式,号召老师和孩子们到前场互动,共跳动感十足的“抖肩舞”。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现场立时成为一片快乐的海洋。
陈小兵还带来了新创的“快步操”。他一边演讲,一边在舞台上健步如飞,边走边演示细节,“手要握拳,全身要动起来。只要运动起来,健康将一直伴着您,疾病将远离您!”
“今天是我第五次来到河南省科技馆。这里的变化之大令人震撼,这里的各种科普活动更是令人赞叹。”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的陈小兵,是省科协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常客”,对科协工作了解颇多,对科普阵地建设尤其熟悉。
“在健康科普阵地建设的这个方面,河南省科技馆已经走到了前列。就像今天的健康课,就是一个非常鲜活案例。”陈小兵说,“这个活动,把教师的健康与家人的健康、成人健康与孩子健康、公共健康与个人健康进行了整合。组织这样的科普活动,是省科技馆的一大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把科普融入生活中,实现科普生活化、科普工作化、科普职业化,把科普当做一种能力、当成一种习惯。这样的话,科普阵地建设就会变得非常可行。”陈小兵说,“光靠个人力量搞科普不行,还要不断发动群众。只有人人参与科普,全社会共同参与进来,我们的科普阵地才会越来越强大!”
刘华东的泪
能在教师节这个特殊日子,看到“最美”老师刘华东的“魔法课”,并不让人意外,但在这一天看到他抹眼泪确实令人意外。
让课堂充满魔法,让学生爱上探究。10多年来,淮阳中学教师刘华东潜心研究教材,把物理课变得充满“魔法”,深受学生欢迎,被誉为“宝藏老师”。当天,他的“魔法课”仍然让孩子们在这里嗨翻了。
“通过这节课,点亮的不仅是一个灯泡、不仅是物理知识,更是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科学梦。”刘华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无论是这一次活动,还是在他的物理课堂、学校的科技馆、乡下的科普课,他发现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对未知是充满兴趣的,对科学是充满渴望的,特别是乡镇的孩子。
“每次活动结束,看到孩子围过来,问‘老师你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说到这里,刘华东扭过头,眼睛变红了,眼泪也溢了出来,那些乡村孩子们的求知欲、那份纯真的期待,深深地感动了他,令他不能自抑。
这一次,刘华东带来了满满两箱实验道具。静电感应起电机、人体导电球、串联小灯组,手摇发电感应……当天,他用这些道具,主讲了最近创新的“魔法课”《点亮》,现场孩子们不断惊呼,掌声不时响起。
刘华东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让更多孩子能够从小就受到启蒙,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张建涛的秀
当天的科学实验秀,让孩子们着迷的,还有空气炮。
实验现场,网红科学教师张建涛取出一个空气炮设备,装满烟雾,在现场打出一个又一个白烟涡环,惹得孩子们兴奋不已。随后,他又拿出一个带洞的纸箱,让助理向里面充入白烟。准备就绪后,他用手重拍纸箱,只见一团白烟嗖地射出,成功将叠起来的一座纸杯小山击倒。旁边的女生吓得紧捂耳朵,花容失色。
有孩子问,一个纸箱为什么能发射出圆圈的烟雾呢?“空气炮是利用压缩气体来形成冲击波对物体进行打击。”张建涛说,“至于原理,就是在纸箱上一处直径30厘米的圆形开口,重拍让纸箱内的空气压缩,与圆口处形成摩擦,由此产生的空气漩涡很具冲击力。”
他现场指导孩子们体验纸箱空气炮。孩子们拍打纸箱底部,白烟从前端开口打出,成功隔空将对面学生头顶的纸杯击落。当天,张建涛带来的“科学秀”,活泼有趣,妙趣横生,气氛活跃,“撩”得孩子们都乐疯了。
垃圾桶做无人机、矿泉水瓶做“水火箭”、废旧泡沫板做“回旋飞机”……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张建涛的实验成本都很低。“我会带着孩子,用这些废品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实验教具。”张建涛说,“我会告诉学生一个理念,废品也可以变为宝。”
“我感觉我做的这个事情,并不是为了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未来的科学家。我只是想让他们向往科学,帮助他们迈向科学。”张建涛说,“每次做实验的时候,我都能发现孩子们眼中是有光的。这种光是普通知识课堂上所看不到的。我知道孩子们渴望这个东西,所以我会带他们去探索。”
“科学课的关键,是启蒙、是培养兴趣,要让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张建涛说,只要坚持,最终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刘石宏的笑
当天,郑州龙华中学执行校长刘石宏也带领学生们参观河南省科技馆。
“带着孩子们参观,看到他们留恋于各个展品,看到他们弄懂一个个科学原理后开心的样子,我感觉很有动力,也有很大的成就感。”说到这里,刘石宏欣慰地笑了。
“孩子们要在做中学、在创中学。科技馆对学生来讲,是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想的非常理想场所,是全民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刘石宏对馆校结合有着较深的思考。这一次,我带孩子们专程过来体验,目的就让孩子们走近科学、了解科学,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
刘石宏认为,馆校结合是科技馆和学校工作结合的全新尝试与探索,是学校科学教育的有益延伸。“河南省科技馆举办的科学课和探馆体验活动,依托精心设计的展项、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再加上辅导员的巧妙引导,能使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效果会特别好!”
那么,“场馆如何做好馆校结合?”“如何通过馆校合作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刘石宏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必须创新发展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之路。“河南省科技馆展品众多,涉及各个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在通过展品向孩子们展示时,还需要联合学校资源,把展品开发课程和学校的科学课程有机融合,让感性直观体验和理性思维培养无缝衔接,让科普更具探索性、更具趣味性。”他说。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杜勇)